诵咒密说金刚持
觉龙阿阇梨
自从金人入梦,白马西来。佛陀的智慧烙印便随着一代一代传通教法的开士广布华夏。凡是倾心出尘的才俊之流,大多都有涉猎释迦遗法。
罗什以前,我国除长于讲论的经师外,鲜有克习禅定,专从实际修持来验证佛法的能人。罗什上承龙树中观正道,以般若为宗,广泛传衍一乘大教。及后才令我国众人咸沐甘露法雨,饱尝醍醐妙味。
智者大师即由罗什所译《妙法莲华经》豁破尘障,从此天台一宗方告成立。台宗上推龙树为初祖,而以鸠摩罗什为二祖,正因罗什传布的大道令智者师徒十分受用。但台宗自四明尊者以后,就将实证之道流变为格义之
学。以至于冥心内观者罕得圆顿妙路,更不知智者大师亲见灵山一会是何境界。虽然台宗末裔兼有修学净土与持咒等法,但于台家本分固已如云蔽日,难窥天光。
有唐以后,密教慢慢渗透到各个部派,所谓“持咒”,就成了佛法行门的必要功课。楞严、大悲、尊胜、准提、秽迹、往生,那些能够启用的咒法都被祖师灵活运用。
但说起持咒的方法,却很少有专作开示的。虽然憨山、紫柏二师曾有些简短的训示,但都是对当时来信、求教者的应机回论。拿在今人分上,未必就能处处合辙。
密教移土日域,门庭势渐宏大。东密自高祖空海以降,支脉繁衍,多达八十四方,事相本流总有十二之别。早期的高野山,在真言宗两部大经的义学方面十分用力,后来便由大日如来“佛身”论开出古义与新义两支。但新古只是在“佛身”论上有其差别,事相作法的差别是流流皆异,并不在新、古二义的范畴内。
抛开新、古义学,东密的事相研究不可谓不盛。但对三密系统里,口密的持咒之行,除了少数几位大德曾经为门下弟子作过祕密开示外,几乎没有著书开陈者。首先,持咒本来就需要传承,因传承有保密的原则,所以不便直说其法,乃至公开阐述。其次,即便公开阐述,没有传承的依旧如盲人摸象,纵然拿到文字也是一头雾水。基于这两点原因,古德对持咒的行门多不详谈。
我本来也应该遵循祖制。但考虑目前的密教现状,不得不略作阐扬,谈谈持咒的方法。
说起密教念咒的方法,有很多种。诸如莲华念诵、瑜伽念诵等等,各种各样。可我今天要专门说说“金刚持”。因为其他持诵方法大多不适用初学者,唯有金刚持的方法简单易学,收效迅速。
金刚持的要领为“唇齿密合,舌端微动”。唇齿密合不是用力闭嘴,是自然合拢嘴巴,不能用一点儿蛮力。舌头微动,就是要用它的震动来打开身障,让咒力贯穿到身体内外。
刚开始舌头还能微微动作,到了后来自己以为舌头在动,其实早就不动了。也可以说,舌头的震颤变得更加细密紧凑,几乎已经看不出震动相了。这才能算是“金刚持”。一般解释金刚,都用无坚不摧来形容,密乘古德早就对这种陈词有过破斥。
按照密教的本义,“金刚持”中的金刚二字,就是“精微密合”的意思。如五股金刚杵能容纳金刚界三十七尊的种子字与三昧耶形,又可以模拟到人体上将理性与感性变成这把杵的上下十峯。而从横向的平等处观,五股的十峯都是从中间鬼目派生出来的。这鬼目在东密的第一重口诀里就代表了每个人的心光。从这一念心光开出十种法界,上下十峯的每一股都能普遍于一切尘刹。因此“金刚持”中的金刚,正代表持咒的境界。由精熟到达微细,由微细臻于紧密,由紧密合于佛德,贯通法界。才能将念咒的声音震颤到法界的所有时空,达到断除身中业
力,推开佛性法流的根本目的。
精熟——微细——紧密—合于佛德这就是持咒的基本脉络。
精熟二字,可一点儿都不简单。要精通咒语的深妙意思,要熟练咒语的正确发音。如果不能了解咒语的深妙含义,就无法证成金刚体性。而发音更为重要。发音的关键,就是要有传承。师父怎么传,你就怎么念,这是最靠谱的。对于梵音,东密自古也有传承,无论你学哪个流派,只要抱定自己流派的传统去作,那都不会违背祖意,都能获得正受。
但想要了解咒语深义,就必须对梵文在密法中的特德有所体证。当然,这都要视乎个人的因缘,不能强求。
深义与发音精巧熟悉后,就可以开始好好持诵了。持咒作为密教的正念诵,是每个仪轨的修行主体。我们之所以叫真言宗,就是以真言为大根大本。你空有观想,不作真言加持,几乎难生妙用。以真言为枢纽,就可以引导身、意二密汇合口密的功德达到三密相应。
关于第二点“微细”,不必多言,因为其中境界无法用文字详细描述,只能说,到这步的时候。你开始体会到自己持诵的咒语有不同寻常的力量。这个力量很重要,是化解恶业习气牵缠的聚点。
金刚持到了“紧密”这个层次时,舌头几乎不动了,这里面有个小经验很重要。就是你能发现原来持咒归根结底都是在用心去持诵,舌头不动了,念头还在动。念头放在咒音上,那么绵绵密密地诵下去,就像行云流水一般。水流涓涓,灵活自如。功夫到这儿,身体一定会越来越健康,定力也会相应增长。
但有人看了这条不免疑惑。舌头不动了,那不就成了默念?且慢,别那么急躁。
这儿的心念和默念完全不同。有经验你就知道,强行默念,大多会心头吃紧,头脑不能放松。上面说达到紧密之后的沉默状态是浑身气血融通,基本不会起妄念。虽然舌头不动,这只是从外相上说。其实是舌头动的更加细密了,震颤的更加贴合了。你用舌头的震动把咒和身体打成一片,看似沉默,实则蕴有无限生机。这和默念根本是天壤之别啊!
无限生机就是气血冲融。气血冲融,毛孔就很容易打开,毛孔一旦打开,人在那儿打坐就不会发干。这些实践经验都要自己去身体力行。金刚持到了这一步,已经很不错了。再深一层就是“合于佛德”。佛德是什么呀?就是常乐我净四个字,也等于《法华经》里说的“安乐行”。
即由金刚持,打开了身心的通透度,能更好地与佛性相应,与本尊一气呵成,不分你我。
金刚持达到高层次,和行云流水无二无别。行云流水是什么状态呢?自然自得、自由自在!不是紧张麻木一头雾水。那是非常快乐惬意的。就如同美美地睡了一觉,醒来之后精神大振。持咒达到这个水平就对了。如果越已保存念越闹心,越念越着急,实在应该平心静气好好用功上进才是!